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化学   6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051篇
综合类   52篇
数学   210篇
物理学   3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1980年以来青海省和甘肃省区域地震台网的定位地震目录,分析了研究区最小完备震级,选取空间网格尺度为0.2°×0.2°、地震活动异常学习时间段和预测时间段均为3 a,应用图像信息(PI)法,分析了门源MS6.4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震热点图像的异常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的预测时间窗内,冷龙岭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存在明显的地震热点,且地震热点图像颜色偏深,发震概率较高,向前滑动至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和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3个预测时间窗,此两断裂附近仍存在地震热点,地震热点图像颜色逐渐由深变浅,而门源MS6.4地震就落在PI法得到的地震热点内。门源MS6.4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地震热点,且地震热点相对集中,地震热点图像颜色由深变浅,震后消失;在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地震热点持续存在,分布较集中,地震热点图像颜色也呈由深变浅的过程。未来需关注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有发生强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史料记录建立了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的数据库,构建生命损失型地震等级序列、10 a尺度上生命损失型地震的频次序列和县次序列,再现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及导致人口死亡的时空差异原因。结果表明:(1)从明初到明末,生命损失型地震等级强度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明代前期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少的稳定时期;明代中后期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多的波动时期。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频次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3)生命损失型地震在明代大部分区域皆有分布。灾害重心随时间变化发生移动,由西南到中部再到华北、华东。(4)明代地震频繁的原因除地球本身因素外,太阳活动通过影响气候变化,进而间接影响地壳活动。气候寒冷与干旱和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明代后期生命损失型地震导致死亡人数大量增加,与明代经济发展,人口密度逐渐增长有关;不同地区生命损失型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不同,且死亡人数与地震频发地区是否处于板块之间的活动构造带和人口分布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This work deals with a study of the dynamic and buckling analysis of polymer hybrid composite(PHC) beam. The beam has variable thickness and is reinforced by carbon nanotubes(CNTs) and nanoclay(NC) simultaneously.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derived based on the first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FSDT). A three-phase HalpinTsai approach is used to predi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HC. We focus our attention on the effect of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NC and CNT on the vibration and buckling analysis of the PHC beam with variable thickness. Also a comparison study is done on the sensation of three impressive parameters including CNT, NC weight fractions, and the shape factor of fill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HC beams,as well as fundamental frequencies of free vibrations and critical buckling lo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shape factor value, NC, and CNT weight fractions leads to considerable reinforcement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increase of the dimensionless fundamental frequency and buckling load. The variation of CNT weight fraction on elastic modulus is more sensitive rather than shear modulus but the effect of NC weight fraction on elastic and shear moduli is fairly the same. The shape factor values more than the medium level do not a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applies the entropy-based fractal indexing scheme that enables the grid environment for fast indexing and querying. It addresses the issue of fault tolerance and load balancing-based fractal management to make computational grids mor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A fractal dimension of a cloud of points gives an estimate of the intrinsic dimensionality of the data in that space. The main drawback of this technique is the long computing time.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e suggested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ractal transform by adding R-tree index structure-based entropy to existing grid computing models to obtain a balanced infrastructure with minimal fault. In this regard, the presented work is going to extend the commonly scheduling algorithms that are built based on the physical grid structure to a reduced logical network. The objective of this logical network is to reduce the searching in the grid paths according to arrival time rate and path’s bandwidth with respect to load balance and fault tolerance,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an optimization searching technique is utilized to enhance the grid performance by investigating the optimum number of nodes extracted from the logical gri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has better execution time, throughput, makespan, latency, load balancing, and success rate.  相似文献   
5.
张军锋  刘庆帅  曹晨  陈淮 《应用力学学报》2020,(1):308-314,I0021,I0022
为明确冷却塔在水平地震下的内力环向分布特征及内在原因,同时探究不同地震波时程与规范反应谱所得内力差异的原因,以某大型双曲冷却塔为例,在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反应谱方法和时程方法的水平地震响应计算及对比分析,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由于仅侧弯振型对水平地震有贡献,而塔筒的侧弯振型和实际响应均表现为整体侧倾并伴随微弱的截面“流动”变形,这也使塔筒各内力的环向分布分别呈现正弦、余弦分布特征;其整体侧倾可类比于悬臂杆结构,塔筒子午向轴力FY、子午向弯矩MY、剪力FXY和扭矩MXY的环向分布可借助悬臂杆侧倾时截面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布来解释;而截面“流动”变形则决定了环向轴力FX和环向弯矩MX的环向分布;整体侧移显著而截面变形极小也使FY和FXY的幅值在塔筒中下部明显大于FX;由于冷却塔第1阶侧弯振型在水平地震响应中往往起绝对主导作用,因此可先对所选地震波计算得到其反应谱,对比第1阶侧弯振型周期对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值,即可初步推断不同时程及规范反应谱方法所得结果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般任意支撑的连续梁结构动力稳定性问题,已有的计算方法求解过程都很复杂,给工程设计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化的分析方法,利用现有的商业软件,只需求得连续梁的自然频率及静力屈曲(失稳)荷载,就可容易得到结构的动力失稳区域,当考虑结构阻尼对不稳定区域的影响时,可将阻尼矩阵表达为Rayleigh阻尼的形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计算方法与已有的理论计算方法得到的连续梁主参数共振的不稳定边界非常吻合,而本文计算方法更为简单,计算结果可靠,计算精度高,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刘璐  尹振宇  季顺迎 《力学学报》2019,51(6):1720-1739
船舶与海洋平台结构的冰载荷是寒区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而离散元方法是有效计算结构冰载荷的重要手段. 本文采用基于闵可夫斯基和原理的扩展多面体离散元方法模拟船舶与海洋平台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 其中,构造扩展多面体的近似包络函数并建立了基于优化模型的快速接触搜索算法;考虑单元间粘结作用的刚度软化过程建标识码元间的粘结-破碎模型. 同时,发展了 CPU-GPU 协同异构环境下的高性能并行算法. 为分析海冰与海洋结构作用中的冰载荷,采用ISO标准验证了扩展多面体离散元分析结构冰载荷的准确性. 采用离散元方法计算了船舶结构的冰载荷,研究了船舶结构表明的线载荷分布特点,并采用船舶结构冰阻力经验公式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采用离散元方法计算了平整冰区与多桩腿平台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各桩腿上的冰载荷特点. 针对碎冰区的海冰管理过程,采用离散元方法分析了船舶结构绕行过程中的船舶和海洋平台结构冰载荷. 本文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海洋结构冰载荷分析,能为极地船舶与海洋平台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量变分原理,拟定轴向荷载作用下箱梁的纵向位移函数,得到关于翼板剪切变形引起的位移差函数的基本微分方程,继而推导出箱梁翼板纵向应力表达式,并首次得出角隅轴向荷载作用下翼板出现应力不均匀分布的荷载及边界条件。通过对一模型箱梁进行计算,并与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壳单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和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作用于简支箱梁截面角隅处的轴向荷载(合力无偏心)为集中或分布荷载时,翼板不产生纵向应力不均匀现象;当作用于悬臂箱梁截面角隅处的轴向荷载(合力无偏心)为集中荷载时,翼板不产生纵向应力不均匀现象,而当荷载轴向分布时,翼板将产生纵向应力不均匀现象。实际工程中,横力弯曲使悬臂箱梁产生剪力滞效应,这种效应会与轴向分布荷载产生的效应叠加,设计时对此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9.
Understanding the complicated failure mechanisms of hierarchical composites such as fiber yarns is essential for advanced materials design.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new Monte Carlo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ber yarns that includes statistical variation in fiber strength. Furthermore, a statistical shear load transfer law based on the shear lag analysis was derived and implement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djacent fibers and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tensile stres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overlap distance. Simulations on two types of yarns, made from different raw materials and based on distinct processing approaches, predict yarn strength values that compare favorably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Furthermore, the model identified very distinct dominant failure mechanisms for the two materials, providing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design features that can improve yarn strength.  相似文献   
10.
平面刚架弹塑性大位移分析的多刚体离散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多刚体-弹簧系统模型,给出了求解平面刚架结构弹塑性、大位移极限承载力分析的多刚体离散元法。文中首先推导了多刚体离散元法在总体坐标下的切线刚度阵,建立多刚体离散元法的增量平衡方程;而后推导了多刚体离散元的弹塑性弹簧系数矩阵,建立了多刚体离散元内力屈服面塑性铰法的增量求解格式,成功地进行了平面钢框架的弹塑性、大位移极限承载力分析。计算结果与其他数值方法或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显示了多刚体离散元方法进行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这一复杂问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